查看原文
其他

直播回放 | 病原检测新技术及应用实践学术研讨会(第1期)

共享未来的 华大智造MGI 2023-03-28




病原检测新技术及应用实践学术研讨会(第1期)







五月初夏,草木生长。2022年5月6日晚,由中华预防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主办的“病原检测新技术与应用实践学术研讨会”第1期成功举办。本系列研讨会邀请多位传染病防控领域专家相约云端,以专题报告、经验介绍和专题讨论等多种形式,探讨病原检测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情况。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 周海健研究员主持了首期研讨会,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李柏生所长、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毛乃颖研究员、汕头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陈敬鸿副主任技师、中国科学院大学陈唯军教授、海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遇晓杰主任参加了本次会议。






扫码收看首期研讨会精彩回放









专题报告


报告1:新冠肺炎疫情下的病原检测技术进展


新冠疫情给病原微生物检测技术的发展方向带来许多变化。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李柏生所长介绍了分离培养、抗体抗原、核酸分子等病原检测技术在新冠病毒检测中的发展情况。其中核酸分子检测技术在新冠检测中大放异彩,包括应对全员核酸筛查适配高通量自动化流程的qPCR核酸检测技术,适用于应急快速筛查的LAMP、CRISPR/Cas检测技术,针对低载量样本的数字PCR技术,用于混合感染的多病原检测技术,能够发现变异毒株并开展溯源分析的基因测序技术,用于回顾调查的血清学抗体检测技术。李所详细介绍了高通量测序技术在发现病原变异、重组,监测基因组变异规律和趋势研究,精准快速溯源分析中的应用。同时分析了受数据库完整性、引物脱靶、核酸提取效率等因素引起的基因测序溯源分析局限性。不同检测技术各有所长,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检测方法。

报告2:抗原检测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应用


抗原检测作为最新获批用于新冠病毒感染检测的技术手段,已经在香港和上海疫情中获得广泛使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毛乃颖研究员介绍了抗原检测原理、新冠患者病毒载量变化特点、新冠病毒抗原检测试剂的评价以及我国批准的商业化新冠抗原检测产品。对于关注度较高的抗原检测试剂的敏感性(假阴性问题)和低流行人群的假阳性问题,毛老师详细讲解了如何利用技术改进和连续的新冠病毒抗原检测来提高检测的敏感性,通过对抗原检测复核来提高阳性预测值。最后,毛老师介绍了WHO和欧盟对于新冠抗原检测的使用场景的建议,并对《新冠病毒抗原检测应用方案(试行)》进行了详细解读。

报告3:高通量测序在食源性感染防控中的应用


病原微生物引起的食物中毒和爆发感染事件在古今中外造成了深远影响,在了解疾病的生物学机制之前,流行病学研究能够帮助制定成功的预防策略,随着基因组学技术的发展流行病学研究进入基因组大数据时代。汕头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陈敬鸿副主任技师介绍了细菌性食物中毒和急性感染性腹泻病的特点和常见病原体,以及常规的流行病学调查、检测方法的特点和局限性。随后详细介绍了基因组流行病学研究的一般流程,通过两个腹泻爆发案例的发现与处置说明了宏基因组测序在腹泻爆发和爆发溯源控制中的重要作用。最后,陈老师回顾了当前国内外三个主流病原细菌基因组学监测网络,以及国家致病菌识别网汕头市网络实验室的运行情况。



专题讨论&提问环节



讨论话题:病原微生物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


陈唯军教授:

高通量测序应该是当前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的优势技术。宏基因组测序是能够快速解决新发传染病、疑难未知感染问题的有效手段。例如当前全球新出现的儿童不明原因肝炎疫情,利用测序技术在部分病例中检测到腺病毒,为研究疾病成因提供了一个方向。同时,全基因组测序也在全球分子流行病学溯源网络中得到广泛应用。目前高通量测序最快能做到4个小时,未来测序技术应该向着更快、更准、更便宜、更易操作去发展,不断满足疾控和临床检测需求。

抗原检测技术的灵敏度在不断改善,因为操作简单、方便,非常适合像新冠居家自测这类应用场景。并且由于价格便宜,在今后慢病管理、疾病监测等方向有很大的应用空间。

目前国际已经开展核酸自测新技术的推广,其灵敏度相比现有抗原自测更加灵敏。


毛乃颖研究员:

抗原检测相比核酸检测灵敏度尚有不足,但在大规模筛查中成本优势明显。在当前技术水平和新冠疫情形势下,需要在检测成本和效益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呼吁在一些特殊人群中尝试使用大规模抗原检测。例如对于封闭高校的老师、学生使用自测试剂的能力是具备的,在这些人群尝试用抗原检测来替代核酸检测,评估实际检测效果。


遇晓杰主任:

当前国内外都已经使用或正在建立基于测序的网络实验室,包括国内的致病菌识别网和食源性疾病溯源网络,目的都是想利用这项技术开展病原监测、建立公共卫生数据库、在网络实验室之间共享结果,为精准防控提供精准策略。我们疾控工作者要与时俱进,掌握这些先进的技术,但是也要避免被技术所束缚成为“机械的化验匠”,所以需要从基础做起,经典的分离培养方法不能丢掉,这也是当下年轻的病原研究工作者需要掌握的基础能力。

对于抗原检测除了通过技术改进来提升灵敏性,还可以通过限制、选择合适的使用场景并结合核酸检测确诊,来提升实际使用效果。






Q

网友提问:除了新冠溯源,高通量测序能给地市级疾控日常工作带来哪些改变?

A

李柏生所长:

宏基因组测序方法在疾控的日常工作中也很有助力。首先,多病原检测技术只能鉴别出已知病原,对于一些基因组变异较多或者未知病原体引起的疾病无能为力,而宏基因组测序技术是很有效的手段。另外,对于一些不容易鉴定的细菌病毒,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也是很有效的。我们在前年接到一个疑难发热病例,在伤口上分离到的纯菌利用生化、PCR多病原包括16S等方法都无法确认,最后通过全基因组测序和序列比对鉴定为一种特殊的类似鼠咬热的病原体,并且符合患者的流行病学史。另一个案例是针对一起食物中毒事件,初步检测与复核检测结果不同,怀疑是病毒变异导致引物结合位点变化造成不同厂家试剂盒敏感性差异,最后通过全基因组测序发现引物结合位点的3’端碱基突变,验证了上述猜想。
其次,对于时间、空间跨度较大的感染性食物中毒事件,不同的收治单位如果采用传统方法是无法识别其关联性,而测序之后通过上传识别网络能够有效发现跨时间、地域的感染事件。最后,在院内感染事件的鉴别、溯源、处置中,测序技术能够有效区分不同时间、不同种类病原导致的院感事件。所以,将来高通量测序在地市一级的疾控单位是大有可为的,因为它可以颠覆性地处理过去很难解决的一些问题。


陈敬鸿副主任技师:

我们过去使用传统的增菌培养的方法很耗费时间,并且对于一些无法培养的病原体往往无能为力,需要求助上级疾控单位。目前汕头疾控已经搭建了包括高通量测序、自动化建库、病原检测系统在内的平台系统,提高病原的鉴定、溯源能力。





会议最后,周海健研究员回顾了本次会议中报告专家和讨论专家的观点,这些深入浅出的讲解和热烈的交流讨论为我们的实际工作提供了一些帮助,也为新冠肺炎防控期间、新冠肺炎疫情以后、新冠病毒之外的病原微生物检测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带来一些思考。(转发自中华预防医学杂志微信公众号)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